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普陀山古建筑的环境设计艺术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汉民族文化的吸收、融合演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寺院建筑也成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寺院多建于远离尘世的偏僻山林中,注重建筑的风水选择,要求三面环山,面势宽广,环合四抱,犹如城廓。普陀山寺院多依山面海,无论是建在山颠、山腰、还是山麓,均“隐”于林石间,取其幽谧恬静之环境,以创造宗教神秘之氛围。寺院门前甬道迂回有致,使寺院深藏于山林之中,充分显示出“藏”的意境。普陀山寺院建筑格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宫殿式,以普济寺和法雨寺为代表,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发展,结构严谨,整体空间氛围比较拘谨;一种是民居的院落式格局,以慧济寺为代表,由于立地条件所限,布局较为自由,建筑横向展开。
寺院内部佛像通常置于层层幡帐后,增加丰富的层次感。殿内较为幽暗,借助摇曳的烛光,唯见佛像金灿,微合双目。通过建筑的巨大空间以其特有的采光方式和室内布置,加强寺院的神秘感,使来者由衷产生对佛的崇拜之情。
观音造像艺术
观音菩萨备受中国民众崇信,也造成了中国古代观音文学艺术的极度繁荣兴旺,这主要反映在观音造像艺术和观音文学的繁荣上。
中国古代的观音造像艺术蔚为大观,不仅在整个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中居于首位,而且在整个中国古代所有造像艺术中也居首位。历代艺术家和不知名的民间艺人究竟塑造了多少形式各异形象不同的观音像,难以数记。从时间看,早在西汉末年就有了观音造像,以后各代更是逐渐增多,直到今日,依然繁荣兴旺。从形式看,石雕、木雕、石刻、木刻、壁画,各呈异彩,造就了无数艺术珍品。
古代观音造像最早见于汉末,大致在东晋以前,观世音像多为男性。东晋以后,开始出现女性像。到唐代,观世音像为女像基本定型,而且,还定型为贵族妇女相。头戴凤凰宝冠,蓄垂肩长发,丰润的圆脸,长而弯的秀眉,挺直的端庄的小鼻,小而好看的朱唇,上身横披天衣饰,袒胸露臂,挂璎珞,戴项饰,下身着锦绣罗裙,神情妩媚,仪态华贵大方,普陀山在中国观音文化发展历史中,汇集了众多艺术瑰宝。
石雕造像
唐宋以后,观音造像由石窟艺术发展至绘画、石刻、泥塑、木雕、金铸等多种形式。石雕观世音,多见于石窟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市西郊观音堂内的观世音石雕像、龙门石窟万佛洞的观音像等。浙江普陀山杨枝观音碑是比较著名的石雕观音像,高3.34米,宽1.33米,中刻观世音菩萨立像,此像以唐代阎立本所绘唯一传世的观音像为蓝本,观音珠冠锦袍,璎珞飘披,右手执杨枝,左手持净瓶,袒胸跣足,端庄妙丽。
泥塑造像
以浙江各大寺院如普陀山的普济寺、杭州的灵隐寺的观世音泥塑群像著名。普陀山法雨寺的泥塑海岛观音群像(配图泥塑毗卢观音)为代表作,这组群塑位于大圆通殿壁后,取材于《华严经》所载《善财童子于普陀洛迦山五十三参拜观世音》的故事,正中为观世音女性立像,面容俊秀,形体苗条,婀娜多姿,手托杨枝净瓶,立于鳌鱼背上,前有善财童子作膜拜状,四周山岩云水隔尘寰,岩间满缀鸟兽神怪,群塑规模宏大,极为壮观。
木雕造像
其中慧济寺观音宝殿主尊,即为香樟木贴金,通高2. 9米,工艺精巧,光辉壮丽。两边壁间嵌123桢中国历代观音宝相碑刻,汇集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名画家所绘的观音宝像:或神情妩媚、仪态华贵,或安详庄重、淳朴崇高,或神情亲切、美丽华贵,不一而足。
铜铸造像
以普陀山南海观音大佛最为著名。像高33米,重70余吨,乃当今观音铜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国的象征。佛像基层是面积1000多平方的功德厅,供奉有500尊形态各异的观音铜像。
汉白玉造像
以普陀山紫竹禅院的观音像为代表。紫竹禅院圆通大殿主供2.8米的汉白玉紫竹观音坐像,背景为大型“紫竹林图”。圆通殿后大悲楼下则供奉一尊汉白玉卧佛,重4.5吨,系1991年从缅甸引进,大佛侧身而卧,神态安详。
发绣造像
杨枝庵内除了供奉有珍贵的杨枝观音碑以外,还汇集了民间工艺的神功技巧,是普陀山佛教艺术的上乘之作。尤以独特的发绣“杨枝观音像”(高1.88米,宽0.38米)和发绣“杨枝水月观音像(宽2.66米,高2.42米)最为珍贵,像由黑头发和白头发染成各种颜色乡成。发绣女工都为未婚者,以虔诚之心,精心绣成。其造型准确优美,色彩鲜明,线条流畅,可谓世界之最和传世瑰宝。
观音文学也同样如此,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观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萌芽于两晋观音经典的翻译,形成于南北朝观音灵验故事;隋唐时期已出现了观音赞美诗、俗讲等多种观音文学;元明时期观音小说、戏剧、说唱以及各种形式的对联,标志观音文学的成熟和兴盛。印度的观音菩萨完全中国化为汉家公主,男性观音彻底变为女性观音。以妙善观音的种种民间传说故事也广泛流行于民间。在普陀山,观音传说更是比比皆是,一花一草无不与观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