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网上博物馆>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

求法高僧法显

       对于南方佛教中律典的缺乏,慧远深感不满,并派人西行求法,另一位高僧法显也感到此事的欠缺,他亲自远赴印度,求取律典,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求法壮举。法显(约337-约422),俗姓龚,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他的兄弟四人中有三人早亡,他父亲担心他也有不测,在他三岁时就把他送入寺院,出家为沙弥。十岁时,他父亲去世,他的叔叔曾要他还俗回家,但他没有从命。二十岁时,他受了具足戒。

        法显是一位非常注重戒行的僧人,“志行明敏,仪轨整肃”(《法显传》,《高僧传》卷三)。但当时戒律方面的经典很不完备,法显立志西行求法,寻找律典。后秦弘始元年(399),法显和同学数十人从长安出发西行,走丝绸之路的南路一线,经张掖而到敦煌,再沿大沙漠边缘走到鄯善国,又花了十五天的时间穿过沙漠,往西北而到北路一线上的焉夷国。这一段路的艰辛,法显有这样的记载:“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目极望,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法显传校注》第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法显这时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离开焉夷国后,法显又折向西南,再次穿越沙漠,回到南路一线上的于阗国,“沙行艰难,所经之苦,人理莫比”(同上)。又经过子合国(故址在今新疆叶城县)而进入葱岭。越过葱岭,就入北天竺之境了。法显游历了北天竺、西天竺、中天竺,沿途遍访佛教圣迹,在中天竺摩揭提国最大的城市巴连弗邑居住了三年,学习梵文,抄录律典以及其他经典,计有《摩诃僧祇众律》、《萨婆多律抄》等律典和《杂阿毗昙心》、《綖经》、《方等泥洹经》、《摩诃僧祇阿毗昙》等其他经论。

        抄得诸经后,法显西行的基本目的就达到了,他于是准备回国。沿恒河东行,经瞻波大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加尔普尔),南下至海边城市多摩梨国(今印度加尔各答西南的塔姆卢克),在这里乘船沿南天竺海岸到达师子国。在师子国又居住了两年,抄得国内没有见到过的《弥沙塞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和《杂藏》等经典。离开师子国后,法显一行飘到了耶婆提国(今苏门答腊或爪哇岛),在这里停留五个月后,法显继续回国之路,经过三个多月航行,准备到广州上岸,却飘到青州的长广郡(今山东省内的崂山一带)去了。最后在义熙九年(413)到达建康。

        这一次西行,陆路去,海路回,经西域六国,印度二十一国,加上师子国和耶婆提国,共历二十九国。

        回国后的法显在道场寺开始译经,和法显合作的有佛陀跋陀罗等人,所译经典计有:

    《摩诃僧祇律》四十卷,这是印度小乘大众部佛教所持的律典。

    《大般泥洹经》六卷,这部经在当时对中国佛教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经中倡导一切众生都能成就如来平等法身,但又明确认为一阐提人,即没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

    《杂阿毗昙心》十三卷,已佚。

    《僧比丘戒本》一卷,已佚。

    《杂藏经》一卷。

    《方等泥洹经》二卷,已佚。

        以上共六部,六十三卷,其余带回的梵本未能译出。

        法显后来离开建康到荆州去了,以八十六岁高龄逝于江陵的辛寺。他对中国佛学的贡献,主要在戒律方面,印度小乘佛教的六种律典,即常称的五部律(法藏部的《四分律》、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化地部的《五分律》、饮光部的《解脱戒经》、犊子部律)和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法显传回三部,即《十诵律》(《萨婆多律》)、《五分律》(《弥沙塞律》)和《摩诃僧祇律》。他对毗昙学也有所贡献,而由他带回,并由佛陀跋陀罗等人译出的《大般泥洹经》则对推动当时的涅槃学,很有意义,这是涅槃类经的第一个译本。法显向人们显现的,还有以坚定的信仰所支持的不畏艰险,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他所著的记载西行求法经历的《佛国记》则具有多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