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师
以《楞伽经》为指导进行修持的禅法系统称为楞伽禅,这一系统中的禅僧称楞伽师。
楞伽师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刘宋时到中国,后北上魏国。据说在到魏国之前,曾在建康和梁武帝相见,有过一场交谈,因机缘不合而渡江北上。这一传说在道宣的《菩提达摩传》中并没有提及,后来的禅典中才大力渲染此事。
达摩禅法的基本内容是理入和行入。理入为慧,行入属定。
理入是以如来藏缘起理论为指导而进行壁观,道宣这样记载:
理入者,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菩提达摩传》,《续高僧传》卷十六)
首先要认识到自性即佛,只是因为暂时被尘垢障覆,而不能显现,如果能消除尘障,自然就能恢复真性。具体的方法是修“壁观”,达到心如墙壁,无偏无执的状态,观照到自性和佛的同一。
行入分为四种,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报怨行要求以无怨之心努力修行,具体内容是:
报怨行者,修道至苦,当念往劫舍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诉。(同上)
众生现在痛苦的生存状态都是由于你自己在过去世中长期无明造作的结果,即使你现在已经不这样了,但以往行为的后果却在你身上存在着,对此,你不要有任何怨恨之心,平心静气接受这个结果吧。
随缘行要求随顺各种因缘,于事不生分别之心,具体的内容是:
随缘行者,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顺,冥顺于法也。(同上)
对于人生的得失成败,都不要去分别计较,不以得而生一丝欢喜之心,不因失而生一毫悲苦之心,得失都由缘,缘至而有,缘散而无。
无所求行要求去除各种贪著之心,无作无为,具体内容是:
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道士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得而安?(同上)
真俗之别,俗人不识真性,舍本逐末,真士悟得虚寂心体,无所求取,内心安定。
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同上)。通过上述三种修行方法而证得自性清净心,与自性清净心相称,或者说,以自性清净心的理论指导修行,称法而行。关于称法行,道宣的记载比较简要,而在净觉的《楞伽师资记》中则有更为详尽的描述。关于菩提达摩的晚年,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称不知所终,智炬的《宝林传》记为被害而死,也有只履西归的传说。
达摩的弟子,可以肯定的有慧可和道育,其中又以慧可为著名。
慧可(487-593)俗姓姬,虎牢(今河南省荥阳县)人,他出家后精通佛教典藏,约在北魏正光元年(520)在嵩山、洛阳一带遇到菩提达摩,事奉六年,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予慧可,对慧可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传》,《续高僧传》卷十六)慧可门下的弟子很多,他们经常探讨《楞伽经》大义,形成楞伽宗系统。
唐代禅宗神秀一系自称楞伽宗,以菩提达摩为第二祖,慧可为第三祖,《楞伽经》译者求那跋陀罗则被推为第一祖。